首页 
>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重庆:回到大山改变大山 摩托上小女子绽放璀璨芳华
发布人: 石长毅 来源: 人民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01-02
视力保护色:

?严克美是谁?

一个从小想走出大山,却又回到大山深处的人。

从大学毕业生,到红槽村党支部书记、玉灵村第一书记,再到全国劳模、连续当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严克美用她的芳华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脚踩泥土接地气,服务基层天地宽。严克美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的有志青年,全身心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大有可为。严克美,就是这样一位追逐梦想的年轻干部,放弃大都市工作的她,赢来自己的另一种美丽人生。

商报记者近日深入巫山县,深入大巴山深处,采访严克美的故事,为读者呈现她饱含泥土气息的芳华。

村支书

严克美

带领村民4年走上致富路

主动请缨当村支书

“贺书记,听说我们红槽村村支书位置空着,能不能给我个机会?”2008年10月,一个小姑娘走进了时任巫山县当阳乡党委书记贺伟的办公室,主动请缨当村支书。她就是严克美。

贺伟打量了一下她,24岁的小姑娘,身材矮小,衣着朴素,一脸稚气与清秀,贺伟怀疑自己听错了。

在巫山,红槽村是出了名的穷,出了名的条件艰苦,这里村民的“悍劲”也是出了名的,连一些土生土长的老红槽人都管不下来。贺伟一脸怀疑问道:“这个村的村支书不是谁都能当的,你吃不吃得了苦,有没有这个能力,坚不坚持得住?不会是‘说起耍’吧!”

面对贺伟的问题,严克美很自信: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很熟悉,我希望担任这份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劳动改变家乡红槽村的面貌。与严克美交流完后,贺伟决定给严克美2个月试用期,希望她知难而退。没有人会想到,严克美不仅没有知难而退,还迎难而上。更没人料到,之后的几年,在她的带领下,红槽村逐渐大变模样。

走访后心凉了半截

比贺伟更疑虑的,是红槽村的村民。严克美走马上任后,她总能听见一些窃窃私语或者公开质疑。

“考个大学有啥用?毕业还不是一样在外面混不走!”“年纪轻轻的小妹儿懂什么,能干出些啥名堂?”……面对质疑,严克美没有其他办法,只有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走村串户后,严克美的心还是凉了半截:通往村里的路,满是泥泞,汽车无法通行,村民们必用的肥料、煤炭等物资全靠人力背挑。全村800人,竟有80%的村民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屋中,其中还有一户村民连住房也没有,只能借住在一个村民家里。

同时,村民们得病后,几乎不看医生,村民陈祖元一家7口人,就有4人得病卧床在家,其中一人的膝盖生疮不能动弹……一个连基本生活条件都不具备的村落,要想让他们致富,真是难上加难。

更让她震撼的是,说到发展经济作物,村民们个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脸木然。他们只相信,祖祖辈辈种植的三大坨(红苕、洋芋、包谷)能让他们解决温饱,那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祖业”!两个月试用期将至,退缩还是继续,自己到底行不行,严克美心里很挣扎。

要致富必须先修路

2009年,严克美正式担任红槽村村支书,她向乡里递交了一份《红槽村发展报告》,报告提出了以改善民风为突破口,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致富产业的发展思路,得到了乡党委、红槽村村民的广泛认可。

这份报告来之不易,是她在试用期里的心血结晶。当时红槽村交通极不方便,为了白天走访村民,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只有1米55的严克美学会了骑300斤重的男士架子摩托。

那时红槽村最好的路只是两米宽的土路,坑洼不平,被大车碾压后的乡村路到处是深水沟。只有90斤重的严克美根本控制不住300斤的摩托,摔跤是常事。脸被摔肿了、牙齿碰出血、脚被摔疼了……严克美没有少受伤。

“经常摔得哭兮兮的,那个脸根本不能看。”父亲严世文一点不给女儿留面子。

最严重的的一次,摩托车脚踏上的橡皮胶脱落,露出的钢筋直直插进严克美的脚腕。躺了半个月,她又带着肿胀的小腿继续骑着摩托走村串户。

要致富,先修路,不修路,怎么致富?小腿还没痊愈的严克美就决定带头修路。由于村民质疑,她不得不采取一些“技巧”,一方面找到乡领导,称要修路改善农村面貌,申请来1.5万元资金支持改扩建公路,另一方面又做村民思想工作,称修路得到了乡里支持。

在修路投劳上,严克美率先挥起锄头挖土方,挽起袖子抱石头,跑前忙后招呼这、叮嘱那,似乎永不知疲倦。乡亲们被她的行为所打动,纷纷投工投劳,分段分任务将路基拓宽、路面填平,一鼓作气将道路修好。

路修好后,当第一辆卡车满载肥料进村时,严克美落泪了。

攀悬崖钻莽林找水源

红槽村基础设施欠账多,除了路,饮水也是一大问题。如果连续晴上十天半月,村民就要满山找水,有时还因抢水打架。好几次春节,村民背着水壶到处找水过年,特别苦了老人和残疾村民。

“找到水源是关键。”66岁的孙善同当过红槽村支部书记,关键时候,他给严克美指点迷津。就这样,严克美一空闲下来就攀悬崖、钻树林,硬是找到了三岔沟、正槽等6个水源。当她喜滋滋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孙善同时,孙善同都吓了一跳,“五里坡林场那个蒿子坪取水点,海拔有2800米,几乎没路,我这辈子都没去过,你一个女娃子居然爬得上去?!”

水源有了,买水管的资金却没着落,严克美乡上、县上,甚至市上到处“化缘”,终于“化”来了水管和安装费。红槽村海拔高,冬天霜冻严重,严克美提出挖深沟填埋水管,避免结冰断水。同时考虑到蒿子坪灌木丛生、地形复杂,她提议组建青年党员干部突击队进山挖深沟。

严克美将村里日常事务交给孙善同代理,自己带着伍仲林、胡军等一群青年党员干部,带着锄头和干粮上山了。每天清早6点出发,深夜9点过才回家。

到第五天,50多岁的严世伍、60多岁的陈廷安……村里30多位村民自发相继加入了突击队。“她一个小女娃儿带着一群男人在山上干这体力活,我们在家里怎么坐得住啊!”陈廷安说。奋战5个月,6个取水点的山泉终于引进了村民家的水缸。

为解决用电问题,她多次找到供电公司等单位求助,争取资金1100余万元新装变压器3台,在全乡率先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村民交口称赞:“南瓜花变成了亮花花”。

带动村民发展种养殖

条件好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但严克美明白,要让村民致富,还得有支柱产业,怎么办?

红槽村一直都种有烤烟,但不上规模。严克美结合政府帮扶政策,根据红槽村的实际,制定出重点抓好“黄色”烤烟和“绿色”养殖的“双色”经济发展思路,自己带头种植20多亩地的烤烟,当年收入6万多元。

同时,她也鼓动亲友多种烤烟,原本种3亩改种5亩,作为对她工作的支持。村民眼见着村支书种烟赚了钱,纷纷种起烤烟来。全村1200亩耕地,最高时种上了1010亩烤烟,产值超300万元,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经过考察,红槽村适合种植金银花。严克美便找到药材公司,签订了最低收购保护价合同。红槽5社有山林2000余亩,适合种植金银花,严克美专门到这个社开会做动员工作。当年该社就种植金银花500亩,第二年发展到了1000亩。

同时,她还筹建起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发展山羊1500多只、生猪1000头,畜牧产值180万元。

严克美任村支书的4年,红槽村通了水泥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在山羊养殖、烤烟种植等产业带动下,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900元增长到7000余元,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第一书记

严克美

没有哪家情况她不知道

2013年,严克美参加考试成为了一名乡镇干部,但她仍然牵挂着村民的脱贫致富,两次主动请缨担任当阳乡平定村驻村干部、玉灵村第一书记,即使有孕在身,仍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工作。

“这边的风景很漂亮,红叶、黄叶、绿叶交织在一起,错落有致,在薄雾中俨然一幅优美的水墨画。”2017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巫山县当九路平定村段,四位自驾游客,不断按动快门,将一幅幅美景定格。

说到当阳的风景,4位老人竖起大拇指,指着神龙架的方向说,越朝里面走越漂亮。

一旁的严克美,从容淡定,她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是当阳的未来。”

作为玉灵村的第一书记,严克美对玉灵的自然优势烂熟于心,玉灵是当阳大峡谷进入当阳乡的第一个村,倒钟坪正好地处峡谷口上,当九路穿境而过。大九(巫山大昌镇到湖北九湖镇)路贯通了,游客往来小三峡和神农架两地,当阳成了必经之地。乡里又要在玉灵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已培育打造了11家农家乐,日接待游客量150人次。

“政府好啊,门口的路和院坝都硬化了,现在出门不怕下雨天了。”平定村村民赵文容看见严克美,弯着腰笑着上前打招呼。“便道入户、低保、粮食直补这些政策好,我又喂了4头牛,两条猪,再不得返贫了。”赵文容开始跟严克美聊家常。

赵文容家的另一边,住着他的丈母娘。看我们聊得欢,老人家也凑上前来。

老人家之前住在山上一个老偏屋里,很危险。后来政府在山下把房子修好了,才把她接下来。

“年岁大了,很多事情搞不明白,只有我们了解情况,才能给她争取政策。”说着,严克美走进老人家的屋子。

原本不大的房屋挂满了刚熏的腊肉,浓烟让人睁不开眼,只觉又黑又潮湿,里面一间屋是老人家的卧室。

“老辈子,你再把床搬出来,里面太潮湿了,另外屋外那些垃圾要烧了,以后莫乱甩,要把屋子扫干净。”严克美说。

返乡的路上,严克美指着一座座房子:这一家刚刚才搬新房,那一家是养殖大户,这一家婆媳关系不太好……似乎没有一家是她不知道的。

“屋头的人说我偏心,对外人还好些,我确实对家人有亏欠。”严克美说,小女儿还未满一岁,跟着外公,大女儿跟着外婆,一家人分在几个地方,时常半个月也见不了一面。

影响

严克美

一只燕子引来一群“凤凰”

20多名大学生投身当阳建设

严克美说,国家要振兴乡村就必然要用人,广袤的农村大地需要有知识、有才干、愿意奉献的青年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得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王元兵是严克美拉回来的致富“领头羊”,他和严克美是同学,不到20岁便外出打工,2011年在一酒店当管理人员,每月可收入一万多元。

“克美当村支书,说家里旅游风生水起,回来开酒店不仅赚钱还能支持家乡建设。”在严克美的“怂恿”下,王元兵回到当阳。

他告诉记者,他的怡诺假日酒店是当阳乡的第三个酒店。他回来后,家乡的酒店、农家乐开始遍地开花,目前已有100多家。“每年6-10月,客人爆满,提前一周都不一定能订到房间,好多人都在外面扎帐篷,每年都可以收入十七八万。”

在严克美的影响下,妹妹严克琼也放弃城市工作,返乡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同样返乡投身当阳建设的还有黑土豆种植大户胡华、外出务工人员史学海、杨建国、刘琼、陈宗以及张闹等20多名大学生,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严克美就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基层年轻干部的典型代表。”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称,严克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当代大学毕业生、青年干部树立了榜样,也为基层选人用人、培养年轻干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长样本。

严克美

经历

走出大山曾是她的梦

为何大学毕业又回村?

红槽村的成功让严克美在当地“名声大振”。但就在几年前,让严克美走出大山曾是她和全家的梦想。

严克美出生在巫山当阳乡红槽村,一个紧邻湖北神农架、巫山最北端的边远山村,即使到巫山县城,也要3个小时的车程。严克美是红槽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虽不是顶尖名校,但也曾是村里的喜事,“那个大学在重庆只招10个人,她刚好是第10个!”红槽村7社的王从明至今记得自己去严家贺喜的场景。

“我连个一字都不认识,不想女儿也没文化!”严克美的母亲是文盲,父亲严世文也没读过几年书。两口子种了几亩地,只够一家人的口粮,唯一的经济来源是背柴到隔壁乡镇卖,一背篼柴,走一天山路,卖几块钱。

初二那年,因为家庭贫困,严克美提出不读书了,把钱留给妹妹继续念书。严世文哪里舍得女儿辍学,半年之后,一天,他从衣柜里拿出几百块钱,“女儿,你继续读书,我和你妈妈借钱都会让你读下去!”

大山和贫穷相连,在那个时候,让严克美走出大山曾是全家的梦。背篼里背着洋芋,手里攥着妈妈做的辣椒酱和爸爸给的皱巴巴的钱,严克美再次踏上求学之路。没钱坐车,只能走路去学校所在的官阳,15公里上学路,严克美走得风雨无阻,不言放弃。

高三毕业,她毫不犹豫填报了师范专业。毕业后,严克美回到巫山参加教师公招,却不想在面试环节被刷了下来。

梦想被折翅,生活却还得继续。

2008年8月,严克美在上海找到一份文秘工作。1个月后,严克美与父亲在电话里摆家常,父亲抱怨村里的事情无人管,一团糟,由于村支书和烤烟技术员不能兼任,老支书严世勇便辞职了。

“村里缺人,我要回去。”得知消息后,这一想法立即出现在严克美脑海里。

“爸爸,你看我能不能回来当村支书?”

“你要么好好工作,要么回村里就别说是我的闺女。”严克美没想到刚说起回家乡的事,迎接她的便是父亲的当头一棒。

“不能让村里其他小娃娃像我过去那样苦,不能让山村再穷下去!一定要回到大山、建设家乡!”严克美为此失眠了。跟家里沟通一周,终于得到父亲严世文同意。

“忘不了她到办公室主动请缨的一幕,她礼貌、自信、思路清晰,当初冒险让她试用两个月,没想到她竟然干得这么出色,没有她也没有红槽村的今天。”贺伟说。

新闻链接 巫山县的“墩苗计划”

近年来,巫山县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建设全县优秀大学生信息库(1526人),建立健全全县大中专以上本土人才信息库(1742人),回引和遴选309人到村任(挂)职。据统计,巫山县优秀大学生中成长为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7名、中层干部骨干300余名。28名优秀村干部被招录为乡镇机关公务员,14名本土人才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295名本土人才进入村“两委”。

相关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