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地方动态
云南:群山共铸脱贫志 丝路通衢奔小康——漾濞县太平乡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人: 石长毅 来源: 人民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8-01-02
视力保护色:

群山巍峨,古道悠悠。

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经过这里定格成了一段求索的历史。

民族危亡之际,10万漾濞各族群众在这里用热血和忠诚修筑滇缅公路,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天,这里正在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行着一场亘古以来人类最伟大战斗的大决战——战胜贫困建成小康。这里就是漾濞彝族自治县太平乡。

漾濞彝族自治县太平乡位于县西南部,国土面积239.0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人。辖6个村委会,49个村民小组,14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5780.5亩。有彝、汉、苗、藏、傈僳、回、壮、白8个民族,2016年末总人口1856户7068人。彝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

2014年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2户2378人,通过系列精准帮扶措施,该乡2014年末脱贫退出贫困户67户228人,2015年末脱贫退出60户224人,2016年末脱贫退出140户540人。2017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5户,贫困人口1386人。其中A类深度贫困户97户235人,B类一般贫困户288户1151人。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一起过上好日子!”漾濞县把民族地区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修路建房兴产业,示范创建补短板,绘就了一幅幅“民富、村美、人欢乐”的民族地区发展优美画卷,在脱贫攻坚路上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各兄弟民族共建共享同奔小康。

太平乡太平村杨梅树村民小组属典型的彝族聚居古村落,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滇缅公路从村穿行而过,古丝道遗迹在大山深处栩栩生辉,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之前,当地的村民住房简陋,生活困苦;2016年,杨梅树等五个村民小组被列入了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示范村硬化道路7千米、改造特色民居180户、改造人饮管道15公里,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只是太平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太平乡以国家、省、州、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方针为指导,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脱贫思路,坚持“统一指挥、分片负责、明确责任、属地管理”的四项工作原则,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扶志与扶智并重、输血与造血并重、产业与基础并重”基本要求,按照“围绕跨越发展全面提升一个目标,力促农村基础和农民素质两个提升,培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能源三大产业”的“123”发展思路,制定了“确保2017年脱贫摘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全县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定信心,举全乡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细化致贫分类。扶贫先识贫,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全乡“深度贫困”101户355人,“一般贫困”551户2023人。强化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对全乡贫困人口进行再次识别,对符合脱贫标准的367户992人逐户退出,对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人进行全面剔除,实现了贫困户动态管理。实施“二户合一”。以低保户、贫困户“二户合一”为目标,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活动,对需要政策兜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再梳理,630人实现“二户合一”并提标。

定点挂包,全面结对帮扶。结合帮扶干部的自身优势,全面建立领导包村定点帮扶制度,实行乡级领导挂包6个村。按包保贫困户原则,由省民委、州审计局、县级挂钩部门、乡四级共453名干部挂包帮扶2014年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652户,实现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突出脱贫路径,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太平乡坚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做好精准施策工作。发展生产脱贫一批。2015年以来,省、州、县、乡各级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00多万元,帮助贫困农户发展。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太平乡2个搬迁点预计总投资2800多万元。生态补偿脱贫一批。2017年初实现生态补偿脱贫20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漾濞就读的在校学生,实施“两员一免一补”。结合干群素质提升工程,完成各项能力素质提升培训5000多人次。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优先安排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48人;实施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5户。把因病、年老、残疾或其他特殊原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进行兜底保障。

突出项目带动,全面改善基础条件。抓实整乡推进等项目。规划总投资2.6亿元的太平整乡推进项目,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抓快民族特色示范乡相关项目建设。在省民宗委帮扶支持下,以太平铺为核心区域的太平民族特色示范乡等相关项目共争取到23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已完成道路拓宽196.06公里,村组公路硬化30公里;投资200多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水利设施建设14件,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来水全通;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个,全乡标准化卫生室达4个;实施农网改造及电网技改项目,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均有稳定的两项用电。

巩固脱贫成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月23日至25日,县委书记杨瑜在太平乡箐口村遍访入户时总结出了“2233”工作法。“2233”工作法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精准保障。此外,太平乡还在全乡创新成立“群众议事委员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参与度

对照大理州贫困乡镇退出考核标准,太乡贫困发生率为1.5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精准帮扶五条要求均达标;产业发展四条要求全部完成;乡内道路畅通,乡政府到村委会所在地实现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有保障,全乡80%以上的行政村通自来水,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全乡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在国家规定标准内,没有发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情况;所有行政村均有标准化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基本的保障性住房,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基本安全。十条内容均达到贫困乡脱贫退出标准。

走进新时代,群山共铸脱贫志,丝路通衢奔小康。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振奋人心,一项项大山深处的的惠民工程温暖心田。如今,摘贫穷之帽、奔小康之道,已成为太平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全乡各族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太平而共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