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村民正在拔葱。 张远 摄??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题:“苦脊”之上 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作者 孙秋霞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在宁夏,尤其是西海固地区,这句话并不适用。自古以来,这片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宁夏人因地制宜,通过移民搬迁、产业带动、特色种植养殖等措施,让老百姓逐渐脱掉了贫困的帽子。
从山村到县城的蜕变
每天清晨,顾梅霞只需步行2到3分钟,就可以来到位于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的扶贫产业园。从年初开始,她已经在园区的一家服装厂工作了4个月。
与普通务工人员不同,顾梅霞一家从田老庄乡五道岭子村搬迁而来,一家4口住在80平米的移民安置房里。
“以前在老家就带带孩子,来这里之前没有出去打工过。”她说,上岗之前,当地政府组织搬迁来的贫困户进行了7天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在服装厂工作需要的技能。
如今,顾梅霞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人民币左右的工资。而在搬迁之前,这对她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第一次住进了楼房,不用自己挑水。还有空出来上班,午休时间可以给孩子做饭。以前就靠老公一个人,现在负担减轻了不少。”顾梅霞笑着对记者说:“搬迁之后,我们娘三儿生活得更好了!”
同顾梅霞一样,田老庄乡五道岭子村很多村民也搬到了扶贫产业园附近的新居,经过上岗培训之后,有了稳定的收入。
扶贫产业园采取“园区+企业+贫困户”的服务运行模式,搭建扶贫就业岗位平台,探索出“离土有房住、进厂不离家、脱贫有保障”的扶贫新模式。
在家门口引进企业
相比于贫瘠的山区,海原县还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土地。为了让老百姓增加收入,海原县扶贫办在家门口打起了企业的主意,61岁的田虎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田虎成是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村支书,2015年,他开始在华润公司养殖基地饲养6头品种为西门塔尔的母牛。
每天,他都要亲自给牛喂食,如果牛生病了,华润公司会有专门的兽医为牛治病。田虎成指着其中一头牛说道:“这头牛的价格是8400元,我自己出了2400元,其余6000元来自华润的无息贷款,我们签了一个协议,要在3年内还清。”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头母牛已经生下了9头小牛,其中一只是母牛,可以继续繁殖。小牛养到1岁半左右就能卖给华润公司,一头牛大概可以卖15000元。”
再过几个月,田虎成饲养的4头牛就可以出售了。这种被称之为“华润基础母牛银行”的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技术以及资金的优势。
田虎成说,从2014年开始,徐坪村有189个建档立卡户加入“华润基础母牛银行”,目前,已有126户实现了脱贫。
“入股分红+资产收益”双重保障
2014年,四季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刚在海原县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西安镇,看中了这里一片广袤且平整的土地。
为了实现产销对接,王志刚租下了3000多亩土地。没多长时间,他的企业利润就提升了40%。
“在其他地方,有3000多亩的基地是很难想象的。当时这里的土地是一家公司流转的,但最终这个项目没做成。我正好赶上这个机会,就接过来了。用地比银川便宜一半,同时也符合平原的条件。”王志刚说。
西安镇镇长洪兴知说,企业种植实行土地集中流转模式,目前已流转3217亩,涉及西安、小河两个村56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745人。
“我们推行两种模式:一种是入股分红,一种是资产收益。”洪兴知解释说,入股分红模式就是每户从银行贷款5万元,政府贴息给建档立卡户,然后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再把钱委托给企业,由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企业每年给老百姓10%的分红。
在洪兴知看来,因为有政府的扶贫担保基金和企业资产作担保,这种模式解决了弱势群体贷不上款、企业融资难、银行不敢放贷3大难题。
在资产收益方面,西安镇的做法是将400万元扶贫资金注入合作社,由合作社委托给企业经营,3年之后收回成本。每年年底分红给合作社,一方面用来解决村里的公益事业,一方面用来扶持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
洪兴知说,这两种模式让老百姓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多样化,既有土地流转收入,也有入股分红、务工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