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凯民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 | ||||
| ||||
编者按:钟凯民在不靠山、不靠水、不靠铁路线、不靠大城市,地上没资源、地下没矿藏的河北威县,创造“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 钟凯民 钟凯民现任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青源)董事长兼总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钟凯民受到国家扶贫事业的感召,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的要求,在国务院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青源),以蛋鸡产业为抓手,在国家扶贫政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河北威县大胆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并已成功在河北、西藏、河南、贵州、安徽、山西、陕西、重庆、湖北、内蒙、云南、广西等12省的19个贫困县实现项目复制,扶贫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打开河北威县扶贫新局面 ?河北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贫困带,不靠山、不靠水、不靠铁路线、不靠大城市,地上没资源、地下没矿藏,是个传统农业县、财政穷县。截止2015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5万人,贫困发生率4.32%,预计到2017年底,贫困县的“帽子”可以摘掉, 2019年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消除全部绝对贫困人口。 德青源集团是中国蛋鸡产业化龙头企业,钟凯民带领他的团队创新打造出一套全球首创的“有机种植-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蛋品物流体系”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全球环境示范工程。同时,钟凯民还创建了“鸡蛋身份证制度”,结束了我国鸡蛋“三无”(无标准、无生产日期,无品牌)历史,推动并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部鸡蛋标准,开创了我国鸡蛋品牌的先河。截至2015年底,钟凯民创新打造的产业模式已在安徽黄山、拉萨尼木以及河南西平、林州、禹州、方城等地投产。 钟凯民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选择威县作为河北省的综合改革试点县,勇于探索创新。为给贫困群众找到一条见效快、收益稳、无风险、无污染的产业扶贫之路,钟凯民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将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德青源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带到当地,把发展蛋鸡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依托财政资金和金融杠杆,结合当地扶贫开发实际,探索出一套创新的运营管理方式:威县政府设立资产公司(威州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投公司),融资建设一个蛋鸡生态园;德青源集团在威县设立运营公司(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县德青源),投入技术、品牌、管理、人才和流动资金。项目建成后,由德青源租赁经营,每年支付租金,还本付息后的剩余金额,用于扶贫开发事业。贫困群众既成为德青源的主要扶贫对象,又成为德青源的重要用工来源。 钟凯民开创的德青源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的核心做法是:整合下放、折股量化、投放参股、承贷承建、租赁经营、分享红利、拉动就业。 整合下放。贫困县对到县涉农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整合打捆,依据金鸡项目涉及贫困村、贫困人口数量,确定资金分配下放方案;再以乡镇主导管理的贫困户专业合作社为对公单位,把资金集中下放到各合作社。 折股量化。资金集中下放到合作社后,在征得贫困群众同意的基础上,作为合作社的资本金,不再向贫困人口分配,实行动态管理,把每人应分配的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做成虚拟股权向每个贫困群众虚拟配股,贫困群众享有虚拟股权和实际收益权。 投放参股。以合作社为单位,把本社贫困人口拥有股权的资本金,集中投放到县农投公司,委托县农投公司统一管理使用,按专项资本金运作,按季度分红。 承贷承建。农投公司用各合作社的入股资本金,按照1:1的杠杆率向银行贷款融资,资金到位后,按照德青源标准建设金鸡项目生产经营所需固定资产。 租赁经营。项目建成后,德青源公司租赁农投公司建设的固定资产,每年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分季度缴纳租金,并投入生物资产和流动资金,进行项目经营。租赁期满后,可续租也可按残值收购固定资产。 分享红利。农投公司出租固定资产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先偿还金融机构本息,再按照虚拟股权进行分配。对贫困人口的股权分红标准,由农投公司根据县政府授权,按照“脱贫线补差”原则合理确定分红比例,通过合作社,以现金形式发放给贫困群众。 拉动就业。一是用分红剩余金额在重点贫困村设立公益岗;二是在生态园设置爱心岗,专门接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三是由乡镇企业承办包装、运输等关联产业,专门接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体面的收入。 ? 钟凯民在项目地 “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带动建立扶贫工作新机制 在钟凯民的主导规划下,威县及时成立金鸡项目领导小组,动员部署,统一思想,协调任务落实,调动扶贫工作队和有关乡镇党委书记,贯彻“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主要做法如下: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入社享受帮扶。为了确保贫困户受益,钟凯民与威县政府一起在4个乡镇筛选了126个村(48个重点村),共34618户129244人,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排队、评议、公示、审核,最终甄别出2117户4424人,分别加入6个蛋鸡合作社,县财政按照每人4680元配资,贫困户成为特惠股东,实行动态管理,享有收益权。 以资本为纽带,连接各利益主体,按照1:1:1筹措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威县德青源投资1.25亿元(企业自筹6250万元,扶贫再贷款6250万元),用于生物资产和流动资金;农投公司投资2.5亿元,首先是筹措0.5亿元资本金(包含重点项目基金0.3亿元、扶贫资金0.2亿元);由城投公司做资产抵押担保;河北省农发行创新产品,用农村土地流转中长期贷款品种给予威县支持1.3亿元贷款,2016年底调整为产业扶贫贷款品种,县政府再整合涉农资金0.7亿元,用于金鸡项目建设,形成资产由威县农投管理。 以产业为依托,建设蛋鸡生态园。通过农投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青年鸡场、产蛋鸡场、饲料厂、屠宰场、沼气厂、食品厂、生活服务区(以下统称“六厂(场)一区”)。项目建成后,蛋鸡饲养规模240万只,年鸡蛋5.5亿枚,总产值6.2亿元,可创税2268万元。 实行标准化建设和运营。农投公司把工程项目分为若干标段,委托威县德青源项目团队管理,协助政府履行招投标程序并参与工程监理,项目建成后租赁给威县德青源运营,租赁期15年,起租期按照一期工程投产起算,威县德青源每年按照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0%支付租金,15年合同期满后,威县德青源按照项目净残值一次性回购所有资产。 组织贫困群众就业培训。2015年4月开始至今,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支持下,钟凯民带领威县德青源在当地招募和储备了150余人,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和精准扶贫对象产业技能培训,一期两个批次40与人已经到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38%。 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管。为规范项目管理,钟凯民与威县政府共同建立了《威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管理办法》,标准化的项目监管程序包括项目审批(四符合一审定)、公告公示(一套公告、备案、复核、变更程序)、验收报账(先验收、再报账)、监督管理(经常性检查、审计检查、社会监督)。 “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实现“五位一体”扶贫新成效 目前,在钟凯民的积极推动下,养殖区招投标已完成,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已支出8300万元,蛋鸡一区、青年鸡一区已投用,按照“分期建成、分期移交、分期受益”原则,德青源已支付青年鸡一区和蛋鸡一区年租赁费400万元,农投公司为4424名贫困人口分红,48个重点村每村拨付集体收入2万元,蛋鸡二区、青年鸡二区马上移交。 预计到2017年11月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产生如下效益: 收益带动脱贫。项目全部建成后,威县德青源每年向农投公司支付租金2500万元,农投公司向农发行还本付息之后的剩余金额1062万元分配如下:一是100万元用于缴纳增值税;二是36万元用于专项建设基金分红;三是442万元用于提高4424名入股贫困群众的兜底收入,每人每年分红收益1000元,并以自有承包土地(每人2亩以上)入股合作社种植威县德青源的订单玉米,年亩均稳定收益1100元以上,合计每人每年稳定收益超过3200元,高于国定贫困线标准3026元,加上民政、医疗、教育、住房等政策扶贫,能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稳定脱贫;四是剩余的484万元分配给48个重点贫困村,每村每年10万元。每个村先拿出7万元设立6名公益岗(包含村级环卫、安保和养老护工等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创造收入实现脱贫,留给每个村3万元集体收入,用于贫困村公益事业建设和维护。 就业带动脱贫。一是威县德青源生态园专设保安、保洁、保绿、门卫等低技术要求的爱心岗位共150个,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创收;二是钟凯民带领威县德青源协助乡镇集体创办物流公司和包装厂,创造600个就业岗位,并提供稳定物流、包装订单,组织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创收。 带动产业升级。以威县德青源金鸡产业为样板,钟凯民在威县探索出一条“园区带村、龙头带户、金融撬动、促农增收”的产业扶贫新路径,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分类扶持,进一步将产业模式复制到宏博白羽肉鸡、君乐宝奶牛养殖、生态梨果种植及物流加工、根力多生物肥葡萄提升等4个项目,加上威县德青源金鸡产业,通过5个产业的资产收益精准扶贫项目,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带动小城镇发展。在钟凯民的主导规划下将毗邻金鸡产业园的固献乡沙河王村进行新型城镇化改造,为241户1260名群众打造产城一体的金鸡小镇:一产是玉米种植和蛋鸡养殖,二产是蛋品加工、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三产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生态旅游,再配合“清洁能源+电子政务+新型民居”三大市政改造,打造以新型城镇化为引导,以扶贫产业为依托的固献乡第一民生工程。2016年固献乡沙河王村,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北名村”。 带动中小蛋鸡养殖户共同发展。2016年底,钟凯民带领的德青源公司在威县发起成立“鸡蛋产业扶贫联盟”,当地26个中小蛋鸡养殖户通过蛋鸡养殖合作社加入蛋盟,蛋盟计划每销售1枚品牌鸡蛋计提1分钱,设立“蛋基金”,用于组织科技扶贫特派员团队向联盟成员提供动物营养、疫病防控、健康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持,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帮助蛋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统一的供应链服务帮助蛋农解决运营和销售问题,通过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威县蛋鸡中小养殖户共同发展。 “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推动扶贫新发展 2016年9月27日,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会在河北威县召开,来自全国北方十五省的扶贫办在钟凯民的陪同下共同考察了威县金鸡项目,对于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各省扶贫办纷纷积极引入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同时,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食品安全升级。 抓住产业扶贫项目痛点。钟凯民在威县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蛋鸡产业项目,切实抓住了产业扶贫的四大痛点:一是快,项目建设周期短,贫困群众6个月就能拿到收益;二是稳,贫困群众不承担经营风险,由金鸡项目运营公司承担;三是长,贫困群众可获得15年长期稳定收益,期间不会返贫;四是清,金鸡项目对环境友好,并进一步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创新探索出标准化商业模式。钟凯民通过总结威县项目试点经验,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贫困县成立资产公司,投入固定资产,享有所有权;龙头企业成立运营公司,投入流动资金并输出品牌、市场、管理、技术,享有经营权;贫困群众组成经济合作社,投入土地和劳动力,享有收益权。金鸡项目通过政、企、农的三权分置,探索出了一套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商业模式。 在全国范围快速复制。钟凯民开发的金鸡计划随着扶贫攻坚号角的吹响,许多贫困县通过不同的渠道搜寻到项目信息,对这种三权分置,多方共赢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高度认同,截至2017年5月底,钟凯民已对23省95县做了深入考察,其中12省的19个贫困县已成功引入金鸡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满产后,可带动十几万贫困群众脱贫。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