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彦宝:特色产业扶贫,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 | ||||
| ||||
编者按: 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的党彦宝说,“要做就做服务社会的企业、能帮助别人的企业。”企业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赈灾助残等活动,不遗余力回报社会。 ? 党彦宝 党彦宝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府参事、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企业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慈善基金会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在创业之初,党彦宝就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最核心的发展目标——他希望他的企业能为社会、为员工带来长久的益处。他说,“要做就做服务社会的企业、能帮助别人的企业。”企业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赈灾助残等活动,不遗余力回报社会。 在践行扶贫事业的过程中,党彦宝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在衍变。他愈发感觉到,只有建立一种科学长效的扶贫机制,才能将此项事业更好更持久地做下去。2011年1月,他与夫人边海燕共同发起创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会——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一次性拿出5亿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并承诺每年将企业利润的10%投入到基金会中,为基金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当年,基金会响应宁夏移民攻坚战略号召,在5000人以上的移民区捐建9所学校、16所卫生院,用两年时间完成了移民地区35余万群众就医、就学基础设施建设,为移民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就医就学环境,并捐助1.5万名家庭困难学子。 变“输血”为“造血”,教育扶贫挖断贫困“穷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等重要指示精神,找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和方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2012年,党彦宝带领团队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经过调研,党彦宝认为,贫困群体要通过自身造血改变命运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而贫困家庭的希望在于下一代,唯有让下一代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强自立,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写贫困家庭的生活轨迹,进而从根本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党彦宝决定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重点,集中将资金投入被国家列入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宁夏9县区、5乡镇(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泾源县、隆德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及中卫市兴仁镇、蒿川乡,中宁县喊叫水乡、徐套乡,永宁县闽宁镇)的助学项目中,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通过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鼓励和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依靠知识改变命运,从根本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挖断“穷根子”。为保护贫困家庭孩子自尊心,党彦宝提出对9县区、5乡镇全部考入大学的孩子进行全面覆盖无差别化资助,每生每学年资助4000元,直至毕业。这样不仅解决了80%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也最大程度摆脱其心灵上的贫困烙印,使其能够与其他的孩子一起在平等、无差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使其余20%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孩子感受到被帮助的幸福,从小在心中埋下爱的种子并传播出去。为有效激发学子们求学上进的动力,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在他们中间组织开展了感恩、爱心、诚心、责任等主题活动,使爱心和善行扎根于他们心中,不断传承,为社会和谐进步传递正能量。在一些高校,受助学生自发成立了“燕宝爱心社”,许多学生都成为支教、环保、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2014年、2015年两年里,由于能源化工行业受全球经济下行冲击,企业效益也受到影响严重下滑。公司团队都劝党彦宝减缓资助或减少资助人数,以减轻企业经营压力。他说:“我帮人不能帮到半道上!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哪怕企业发展的速度慢一点,也不能断了贫困孩子们的经济来源。否则,他们一旦失去资助就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辍学,对孩子们将是沉重的心灵打击,后果是很严重的。”在他的坚持下,企业不但挺过了难关,并先后完成了两期捐资助学项目,已累计资助学生11.7万人。2017年又启动了三期助学项目,计划新增捐资12.3亿元,新增奖励资助学生10.56万名。截至目前,燕宝学子遍布全国500余所高校,每年资助学生10余万人,每年毕业约3万人,每年新增资助约3万人,每年发放奖学金近3亿元,每年为10万余个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帮助3万余个家庭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特色产业扶贫,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 在实施教育扶贫的同时,党彦宝认为,对于已经生活在贫困线上而无法接受教育的贫困人口,唯有通过“就业”方能让其脱贫致富。而让庞大的贫困群体实现就业,唯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依靠产业扶贫来实现。 自2013年起,党彦宝带领企业,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主动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对银川河东地区16万亩荒漠化土地进行生态治理,致力打造银川东部永久性天然绿色屏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宁夏枸杞特色产业优势,规划建设10万亩优质枸杞基地,坚持高端化发展路线,打造枸杞研发、种植、加工、营销一体化绿色产业链,引领枸杞产业升级发展。并将枸杞项目与产业扶贫相结合,采取“企业+贫困农户及下岗职工”合作经营模式,公司负责土地平整、水利系统建设、枸杞种植、灌溉、施肥及水电等经济性投资;贫困农户及下岗职工负责枸杞日常田间管理和采摘,不进行经济性投资;公司对贫困农户和下岗职工采摘的枸杞进行统一回购。经过测算,每户分配6亩枸杞地,每亩产量约400斤,每斤回购价约50元,每亩收入约2万元,每户每年收入可达12万元。枸杞产业扶贫将提供8万多个就业岗位,实现约1.7万户贫困农户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让贫困农户和下岗职工掌握了一项产业技术,提高了他们改善家庭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为了让土地资源、阳光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党彦宝将枸杞产业与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综合利用枸杞基地土地资源,在枸杞上方规划建设3GWp光伏产业示范园,着力构建“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党彦宝的目标就是要建成大型单晶光伏电站,树立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标杆,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光伏项目作为更广范围的产业扶贫项目,计划每年从光伏发电收入中拿出2.4亿元对8万无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贫,为这些贫困人口提供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 ? ?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