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研究>扶贫典型
一名女干部的扶贫日记——第一书记安艳芳
发布人: 董铭胜 来源: 家在内黄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10-19
视力保护色:

?宽阔平坦的穿村大道、四通八达的连户道路、迎风摇曳的行道树、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生动活泼的文化墙、整洁美观的文体广场、集中连片的瓜菜种植基地……秋收时节,记者走进内黄县马上乡赵信村,美丽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第一书记安艳芳。

60万字扶贫笔记的真情诉说


安艳芳是内黄县中医院副院长,2016年4月,时任县中医院工会主席的她被派驻到赵信村任驻村工作队长,同年6月任第一书记。驻村仅仅一年多,她就让这个省级贫村旧貌换新颜,全村48户贫困户中,除6户因人口自然减除外,已经全部摆脱贫困。


今年3月22日,省委书记谢伏瞻到赵信村调研,他边走边看,问起村里贫困户的情况时,安艳芳如数家珍。每户几口人,因何致贫,如何帮扶,包括家里有哪些亲戚,她都熟记在心。听过安艳芳的回答,谢伏瞻对她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对情况吃得这么透,安艳芳是如何做到的?她办公桌上18本约60万字的扶贫笔记向记者诉说出其中的缘由。


扶贫不等于送温暖、搞慰问、解决一时困难,要让贫困户彻底摆脱贫困该从哪入手?她决定先弄清楚村里到底谁贫困、贫困程度如何、致贫原因等问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想解决办法。

安艳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摸底。赵信村有806户3216人,每次入户,她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走到哪记到哪。


83岁的贫困户秦巧德患高血压、肝硬化等多种疾病,且家中房屋矮小,既没有院墙也没有个像样的厕所……看到这些,安艳芳细心地记下来,并及时买来衣服、床单、夏凉被等物品送给老人。老人紧握着安艳芳的手激动地说:“你比我的亲儿女还要亲啊!”


79岁的贫困户白东臣多年瘫痪在床,妻子吕麦凤也已80岁高龄,两人均无劳动能力,家里破旧不堪。有一次下大雨,安艳芳到他们家去探访,一进门便看到老人用锅碗瓢盆在接雨水,顿时感到一阵心酸。


“这么大的雨你咋来了?”吕麦凤老人诧异地问。“大娘,我就是趁着下雨天来看看咱家房子……”顾不得全身淋湿的衣服,安艳芳仔细查看房屋漏雨的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


一年多时间,安艳芳共入户1300余次,走访记录了60多万字,现场拍照数千张。贫困户家中的困难事一件件都刻在她的心里,有时连半夜说梦话都和脱贫有关。


60多个昼夜完成17项工程


如今的赵信村成为远近有名的示范村,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困落后村。为了改变落后的状况,安艳芳和村“两委”一班人决定以脱贫攻坚为契机,让赵信村彻底变个样。


赵信村的道路原本就不宽,加上部分村民在自己门前建个小台阶或搭个小棚子,道路就更窄了,于是安艳芳和村干部决定分片包户做村民的工作。由于入村时间不长,了解她的群众不多,做工作难度很大。


“当时我就拿着中医院编的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单,以健康宣传为切入点,挨家挨户去介绍自己,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慢慢地,许多群众认识了我,接纳了我,做工作就有了基础。”安艳芳说。


要想顺利地让村民主动拆除自家门前的台阶,仅有这点基础根本不够,安艳芳还动用了自己的亲戚关系。“由于工作难做,回到家后我就给爱人讲,后来得知我包的一户村民与我婆婆家的一个亲戚有亲戚关系,我就带着礼品前往他家去认亲戚,经过几次走访关系逐渐亲近了。”随后,安艳芳就动员亲戚把门前的台阶拆掉了。


今年8月份,赵信村要修一条路,需要经过一处苹果园,园主是70多岁的白贵林老人,家里主要收入来自苹果园,征地工作有难度,安艳芳再次动用了自己的亲戚关系。经过入户走访做工作,在得到当地政府部门按规定以每亩1.6万元/亩地上附属物赔偿和每年500公斤小麦价值补偿后,老人答应支持村里修路。


有了群众的支持,安艳芳和村“两委”干部的劲头更足了。主干道修缮改造、地下管网铺设、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等工程全面展开,一时间村里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全村老少齐上阵。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新修道路3064米、硬化背街小巷5.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0盏、铺设污水管网2492米、改造安全饮水管道2224米、新建村文化广场、对16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17项工程如期完成。


60多个昼夜下来,安艳芳变黑了,也瘦了,回到中医院后很多同事都不敢认她了。


1500亩大棚见证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为此,安艳芳和乡村干部一道,决定发展高效大棚瓜菜产业,让贫困户“生津造血”,彻底脱贫。


在赵信村东头贫困户白建有的大棚里,只见绿油油的菜椒苗长势喜人,每株苗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菜椒,白建有夫妇正在管理菜椒。


“大棚的菜椒估计能卖个一万七八千块钱。春季我种的是甜瓜,也卖了三万多块钱。下一步我准备承包两亩地,再建一个大棚。”白建有信心十足地说。


白建有因手部残疾干活不便,妻子也有智力障碍。早几年因为孩子小,白建有把精力放在照顾家人上,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2016年11月,他自筹了几千元,并通过政府协调贷款一万多元建起了3亩大棚。


“其实建有一开始也是害怕,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三是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但我们知道他有发展意愿,就专门安排技术员免费给他服务,并协调贷款,帮助购置建棚物料,目前他发展得很好,而且享受到了国家到户增收的5000元支持。”安艳芳说。


贫困户吕会粉因偏瘫丧失劳动能力,父亲也瘫痪在床,母亲年事已高,2016年上半年,儿子还在读研究生,家里仅有丈夫一个人既要挣钱养家,还要照料吕会粉和父母亲。根据吕会粉家的情况,安艳芳动员其丈夫发展大棚蔬菜,目前已初见成效,加之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在成都就业,全家已经实现稳定脱贫。


对于一些没有自己发展项目的贫困户来说该如何脱贫?2016年10月,赵信村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产业扶贫基地,种植温棚蔬果,成立了合作社,把贫困户到户增收5000元入股到合作社,每年给贫困户分红1200元。此外,合作社又按照金融扶贫优惠政策,把贷到的340万元拿出3%,共计10.2万元捐给扶贫部门作为扶贫基金,以金融带动的名义直接分发给每个贫困户。


在赵信村西头占地500亩的产业扶贫基地,一排排新型钢架大棚在阳光下蔚为壮观,贫困户刘改粉正在大棚里给西红柿打尖疏果,她是赵信村几十名在扶贫基地就业的人员之一。据刘改粉介绍,她每年可以享受到户增收资金1200元、金融扶助资金1200元,到户增收资金发放5年、金融扶助资金发放3年的红利。


除了提供保障性收入外,扶贫基地还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企业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保证贫困户优先在基地就业,并且保证就业时间,每年8个月以上,以保证增收效果。“工资按小时计算,每小时8块钱,我因为要接送孩子,每天能干五六个小时,一个月能收入一千四五百块钱。”刘改粉说。


此外,按照合作社与村里的约定,对于村里2016年评出的无劳动能力的17户贫困户,基地除了到户增收和金融扶助这两项资金外,每年还发放带动资金1200元,连续发放5年,


“目前,我们村里通过政府扶持,个人发展大棚蔬菜的有235户1500亩,人均收入18600元,是2014年的3倍多,群众收入增加了,幸福感也明显增强了。”安艳芳笑着说。

相关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